研究院简介
五台山文化生态研究院是山西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的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由忻州师范学院为牵头单位,联合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忻州市人民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共同建设的校地合作科研平台。研究院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山西“四为四高两同步”“创新驱动、科技兴省、文化强省”转型发展战略为核心,以“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为理念,立足研究院的科研、学科、平台和区位优势,紧紧围绕忻州市“转型创新,文旅强市”的发展目标和五台山风景区“生态文明、文旅融合”的发展需求,以及忻州师范学院“三步走”的发展思路,努力构建高层次、开放式、综合性的“政产学研咨”有机结合的“共同体”。协同开展五台山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工作,打造以文化特色塑魂、文化品牌赋能、文化展演活游、艺术工艺创品的新产品、新业态,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学科建设、高质量科学研究、高速度成果转化、高效益服务社会的发展目标,全面提升五台山文化研究、遗产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和文旅融合服务能力。研究院定位于建设一个“文化—生态融合”的交流平台、“文化—生态互动”的人才基地、“文化—生态协同”的高端智库。为落实山西省委“聚焦文化自信、文旅融合,实施文化强省战略”部署,助力山西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和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发展历程
1、组织形式
五台山文化生态研究院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2000年学院组建了五台山文化研究所。2003年11月,山西省委宣传部下发《关于组建山西省五台山文化研究中心的通知》(晋宣〔2003〕35号),依托我院五台山文化研究所成立了“山西省五台山文化研究中心”。2012年,山西省教育厅批准我院“五台山文化研究中心”为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近年来,中心逐步与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开展合作交流。山西大学区域社会史研究中心、旅游研究中心是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山西省旅游局合作创办“山西大学旅游学院”、与山西省文物局合作创办“山西大学文博学院”。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的艺术遗产研究中心是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下设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协同创新中心为山西高校创新基地建设培育项目。目前组建成立的五台山文化生态研究院由忻州师范学院牵头,会同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联合忻州市人民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山西臭冷杉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依托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五台山文化研究中心”,统筹文物修复、建筑美学、文学艺术、生态治理和民俗文化等创新资源,打造我省文旅融合发展的高端智库。现结合研究院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在保证研究队伍稳定的条件下,设置研究院组织机构,以确保研究院的正常运行和科研工作的开展。研究院组织形式如下图:
2、研究方向
五台山文化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逐步协同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忻州市人民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等五台山文化研究的创新力量,以“国家和省内急需”为出发点,以五台山文化传承、保护、开发和利用为目的,以五台山文化要素挖掘和整理为基础,以解决关键和核心问题为导向,建立多学科深度融合、多团队协同创新、资源共享的平台。研究方向最早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主,设置佛教文化与历史文化研究方向;之后根据五台山文化传承保护的需要,结合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发展的实际和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在五台山文化旅游领域开展的研究,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相结合,逐渐拓展研究领域,凝练形成了“六大研究方向”:五台山佛教文化研究、五台山文学与艺术研究、五台山民俗与社会生活研究、五台山文化景观研究、五台山数字化再现与传承、五台山文化旅游研究。目前五台山文化生态研究院根据挖掘、再现、保护、传承、活化、利用五台山文化的创新需求和人才需要,优化调整研究方向为:五台山佛教文化研究、五台山文学艺术研究、五台山民俗文化研究、五台山文旅融合发展研究、五台山文物保护研究、五台山数字化研究、五台山生态治理研究、五台山自然景观研究、五台山人文景观研究九个研究方向。
二、建设基础
1、综合实力
(1)运行管理
五台山文化生态研究院依托的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五台山文化研究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主任全面负责基地的各项建设任务的实施及日常管理。设立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由校内外相关领域的学者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对基地的发展规划以及学术评价等重大学术事务提供咨询。制定了《学术委员会章程》《科学研究工作制度》《学术交流工作制度》《资料管理工作制度》《办公室日常工作制度》等,保证日常工作正常运行。
(2)科研条件
五台山文化生态研究院的建设依托忻州师范学院、山西大学和太原理工大学原有的八个研究中心、九个专业和学科平台、五个实验中心以及大量文献资料,为开展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支撑。
研究中心: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五台山文化研究中心、山西省区域文化旅游融媒体科技创新中心、山西大学区域社会史研究中心、山西大学旅游研究中心、太原理工大学艺术遗产研究中心,忻州师范学院协同创新中心——区域发展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五台山文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忻州师范学院重点研究基地—滹沱河流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专业和学科平台: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忻州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育部和财政部确定的特色专业建设点、山西省品牌专业—忻州师范学院语言文学专业,山西省优势特色专业——忻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山西省特色专业—忻州师范学院历史学专业和地理科学专业;山西省重点学科——山西大学中国史、考古学,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山西大学旅游管理、太原理工大学设计学。
实验中心:山西省普通高校实验示范中心——忻州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地理科学两个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山西大学历史学实践教育基地;山西省艺术设计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山西省工艺美术研发基地——太原理工大学省级科研教学实验平台。
文献资料:《赵城金藏》《房山石经》《敦煌遗书》等大型宗教类经典与文史哲文献资料20000余册,科研报刊100余种;五台山文化科技文献资源特色数据库设置7个主题、15个分主题,收录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学术论文、会议、报纸、工具书词条、图片、声频、视频等文献10734种。
(3)人才团队
研究院拥有一支职称结构、学历学位结构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实力雄厚的专兼职研究队伍。现有专职研究人员20人,兼职研究人员66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3人,“三晋英才”3人、拔尖骨干人才10人、青年优秀人才22人,山西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山西省高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5人,山西省高校青年学术带头人9人,山西省“教学名师”9人,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6名。
(4)科研任务
近五年承担《明清至民国五台山境域庙会与村落生活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2项、《五台山散存珍稀佛教文献类辑与考释》等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30项,承揽编纂《五台山寺志》等横向合作项目14项。出版《古代寺观壁画病害自动标定与虚拟修复方法研究》等著作33部;发表核心期刊以上的论文260余篇。为忻州市人民政府和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提供不同层面的咨询报告。
(5)成果贡献
为文旅融合发展培养了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为臭冷杉保护区的科研和宣教提供了技术支持;为五台山亚高山草甸生态修复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五台山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和研究提供了智力支持;为五台山文化传承和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技术咨询和决策服务。
(6)社会影响力
搭建国内外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与兰州大学合办“五台山文化——敦煌学研究高峰论坛”、举办“中韩五台山文化学术交流研讨会”等,扩大了忻州师范学院和五台山的国内外影响力;与山西臭冷杉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签订“科研合作”协议,建立了第一个校外科研基地“科研工作站”,对开创“团队科研攻关”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与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对于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多次为忻州市人民政府、忻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忻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忻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等提供技术咨询与调研报告等服务;多名专兼职人员被聘为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忻州市委联系的优秀专家、忻州市地质灾害防治专家组专家、忻州市旅游产业专家工作站专家等;为五台山佛教协会编纂《五台山寺志》,打破了五台山有山志无寺志的局面,对挖掘和传承佛教文化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创作的大型原创系列舞剧《又见佛光寺》《五台山菩萨顶金刚舞》,扩大了忻州和五台山社会影响力。
2.主要贡献
(1)重大科技创新
在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天龙山石窟数字化推广与展示”项目入选国家文旅部2020年度文化和旅游信息化典型案例;校地合作推进五台山壁画数字化修复和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在科技支撑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2)政策建议与咨询报告
为五台山旅游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贡献智慧。为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提供《五台山台顶生态修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五台山风景区考核体系改革研究报告》;为忻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提供《忻定盆地干热岩及地热资源利用分析》调研报告;向忻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建言献策,提供《忻州市文化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建议》咨询报告等;为北京知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提供《五台山研学旅游产品开发与推广研究报告》;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编制《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山旅游区总体规划》,完成《五台山地学资源保护利用专题研究》《乡村旅游专题研究》《景区形象、旅游业态与景区管理专题研究》三个专题研究报告。
(3)机制创新
建立以任务为牵引、以目标为导向、“专兼职+临聘”相结合的人员聘用方式,增强对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动研究院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人员流动,创建和打造一批学科建设的领军人才与团队,实现研究院的协同创新。改变单纯以发表论文、获得奖项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注重原始创新和解决山西重大需求的实效,引入国际国内同行专家、社会、行业独立机构参与的人才评价机制,突出科技创新力、社会贡献率、前沿推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指标的导向作用和评价作用。
(4)科研育人
围绕本科人才培养开发《五台山壁画研究》《五台山文化旅游》《五台山历史文化》等9门校本课程;开设旅游管理创新创业实验班,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近五年,旅游管理系学生承担的文旅部万名旅游英才实践服务项目4项,在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各级各类导游大赛等20人获得奖励。“五台山文化创意开发与应用”获得第五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铜奖,获得2019年由工信部主办的“创客中国”忻州赛区创客组第二名,顺利晋级在英国伦敦的国际决赛;围绕五台山文化研究联合培养研究生15名,构建了科研育人、质量提升新体系。
三、发展规划
1.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五台山文化生态研究院以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及习近平视察山西重要讲话为指导,以山西“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为遵循,以“创新驱动、科技兴省、文化强省”为战略,紧紧围绕忻州“转型创新,文旅强市”发展目标,五台山“生态文明、文旅融合”发展需求,实现高水平科学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高速度成果转化、高效益服务社会的发展目标;把研究院建设成一个高层次、开放式、综合性的“政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联合体”;建成在全国有重大影响、在山西有特色优势、能承接山西省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重大课题和重要任务的高端智库。
(2)近期目标
立足于研究院的学科、平台、区位优势,通过校校联合、校地联合、校企合作等方式,整合优势资源;以重大课题、重要任务为带动,协同攻坚;以改革创新为驱动,稳步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强化平台建设、体制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到2023年,争取把研究院建设成组织运作良好、管理机制完善、社会服务和成果转化卓有成效,在山西有特色优势的科研平台,全面推动忻州师范学院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高水平发展,促进高校办学能力综合提升,助推忻州师范学院硕单建设和“三步走”发展战略。
(3)中长期目标
进一步推进研究院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引育机制,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成果转化,强化服务面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咨询服务、专利获取上争取产出一批高质量成果,解决五台山文化遗产科学保护、深度挖掘、开发利用以及助推文旅融合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全面提升五台山文化研究、遗产保护利用、生态环境治理和文旅融合服务能力;到2030年,力争将研究院建成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高端智库。
2.建设思路
(1)建设理念
研究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学术导向、服务导向、结果导向”五个导向,坚持“文化—生态共建,文化—旅游融合,自然—社会和谐,高校—地方互动,服务—学术双赢”五个基本原则,多学科、多团队同心聚力,对五台山文化生态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研究,探索遗产保护与文化生态资源再利用的新路径,使研究院成为五台山研究的重要科研平台和服务山西转型综改发展的高端智库。
(2)建设定位
围绕科学研究新发现、当代价值深挖掘、遗产资源再利用三大重点任务,对五台山文化生态进行学术研究、科学保护、深度挖掘和活化利用;以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生态环境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文物修复技术开发、文旅产品开发为内容,以重大协同创新项目为牵引,把研究院建设成有特色有优势、具有影响力的学术高地、创新人才基地、国际交流平台和服务地方的高端智库。
(3)建设思路
以把研究院建设成能承接山西省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生态环境建设重大课题重要任务“高端智库”为目标,以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有机融合为主导,以忻州师范学院为主体,联合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忻州市人民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以及省内外各种优势力量,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充分发挥五台山文化研究中心和艺术遗产研究中心等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山西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协同创新中心和五台山生态与文化旅游学科群等省级平台的建设基础,充分发挥生态学、旅游学、地理学、历史学、宗教学等学科的特色和优势,优化研究平台,创新研究团队,凝练研究方向,提升研究成果,拓展服务面向,塑造一流品牌。
(4)服务面向
面向地方政府,服务山西转型综改,服务忻州转型升级,发挥智库作用;面向学界,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提供访学、咨询便利;面向旅游行业,办好创新创业实验班,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建立培训基地,培训业务人员,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5)优势特色
①平台。以已有协同创新单位为基础,构建多单位联动共建,多学科优势帮扶,多维度、多层面、多团队同心聚力联合攻坚的创新平台。
②科研。聚焦多层次全方位研究,在五台山文化资源挖掘与利用,臭冷杉保护、亚高山草甸修复、生态监测、生物多样性保护、遗产保护与修复、文旅融合智库服务等领域重点突破。
③传承。通过开发五台山文化遗产虚拟仿真软件,创编五台山乐舞,研发五台山文物修复技术等,实现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
④服务。坚持创新驱动,利用学科、科研、平台和区位优势,为五台山遗产资源的活化利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智库服务。
(6)亮点工程
①五台山文化生态研究系列丛书。推出《清凉文化丛书》《红色文化丛书》《民俗文化丛书》《历史文献丛书》《旅游发展丛书》《地理丛书》等。
②五台山生态监测与环境治理研究。以五台山区域臭冷杉保护为依托,开展生态环境监测与研究;围绕生态系统功能与生物多样性、森林群落构建机制、土壤碳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亚高山草甸退化机理及修复措施等方面展开研究;着重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生物多样性特征研究、森林监测样地、亚高山草甸监测样地建设进行突破。
③五台山数字化建设平台。包括文化遗产特色数据库、生态环境监测平台、主要景点三维场景展示及壁画缺损区域自动修复系统等。
④五台山文旅融合人才培养。办好旅游管理创新创业实验班;研发校本课程;联合五台山佛乐团、五台山书画院、五台山修渊岛壁画艺术馆等,在佛乐创编、书法教学、壁画临摹、石雕艺术研究方面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搭建本科生科研团队导师制平台。
⑤五台山文化生态展陈馆。在忻州师范学院新校区筹建展陈馆,设置珍稀文献展区、红色文化展区、民俗文化展区、自然博物展区、文物展区、数字化展区、文化体验区等。
3.重点任务
(1)第一年度(2020年7月—2021年6月)
建设“五台山文化生态展陈馆”,举办“五台山文化论坛”;
启动项目立项、编制课题指南和《五台山文化生态丛书》编纂计划;
建成五台山数字化VR展馆,加强“五台山文献资料库”建设;
完成《又见佛光寺》的剧本、音乐、舞蹈编写、设计并展演;
初步完成臭冷杉保护区固定样地建设,并进行长期追踪监测;
完成“旅游管理创新创业实验班”的年度评估。
(2)第二年度(2021年7月—2022年6月)
积极申报国家级项目、地方重大项目,力争承接国家级、省级的重大课题和重要任务;
继续举办“五台山文化论坛”;
部分《五台山文化生态丛书》出版;
充实完善“五台山数字化智慧平台”“五台山文献资料库”和“五台山文化生态展陈馆”;
进一步加强对“旅游管理创新创业实验班”进行年度评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建设五台山台顶亚高山草甸监测样地,为亚高山草甸的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持;
对五台山“国际旅游目的地”文旅品牌的创建提供咨询决策服务;
积极为五台山文旅新业态品质提升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参考。
(3)第三年度(2022年7月—2023年6月)
《五台山文化生态丛书》数量上成体系,质量上成品牌;
“五台山数字化智慧平台”成为社会资源共享平台;
进一步加强“五台山文献资料库”建设;
新校区建成“五台山文化生态展陈馆”;
“五台山文化论坛”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
建立五台山文创的品牌VI体系,积极筹备建立线上店铺;
五台山壁画修复技术、五台山文物修复技术等实现技术服务或转让;
建立文旅从业人员培训基地,宗教政策培训基地办出特色;
“旅游管理创新创业实验班”第一届毕业生走向社会,进行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研,进行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实施计划
(1)第一年度(2020年7月—2021年6月)
学科建设:依托山西省高等学校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五台山生态与文化旅游学科群”,做好顶层设计,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推动校际间学科方向凝练,建立适应协同攻关的“学科联合体”。
科学研究:强化理论基础研究,争取在国家级项目和地方重大项目上有突破;编制课题指南,启动开放基金项目和研究院项目;启动《五台山文化生态丛书》编纂计划。
平台建设:建成五台山数字化VR展馆,初步建成“五台山文献资料库”,建设“五台山文化生态展陈馆”,举办“五台山文化论坛”。
成果转化:启动五台山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技术、壁画修复技术、文化遗产虚拟仿真软件开发、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等项目,实现成果转化1-2项。完成《又见佛光寺》的剧本、音乐、舞蹈编写、设计与展演。
咨询服务:与地方政府、旅游企业对接,依据社会需求,撰写咨询报告;在文旅规划、项目评审、地方决策方面继续拓展咨询服务和智库支持。与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山西臭冷杉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合作,重点推进五台山地区生态系统保护,加强臭冷杉保护区固定样地建设,并进行长期追踪监测。
人才引育:加大引进高水平人才和柔性引进人才力度;加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创新,破除选人用人制度障碍;围绕九大方向,组建创新型研究团队。
人才培养:对“旅游管理创新创业实验班”进行年度评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2)第二年度(2021年7月—2022年6月)
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校际交流,发挥优势学科带动、帮扶、互补作用,推动学科体系的联动共建;加大扶持力度,支持生态学申报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争取相关学科成功申报硕士点。
科学研究:以项目为抓手,注重解决承接重大课题重要任务的实效,突出科技创新力和社会贡献率;争取国家级项目、地方重大项目立项量与质的提升;争取在论文发表、专利获取上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筹办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研讨会;部分《五台山文化生态丛书》出版。
成果转化:与“粮忻坊”“修渊岛”等文创公司合作,持续推动五台山文创产品的研发;五台山沙棘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等实现产业化。
平台建设:充实完善“五台山数字化智慧平台”“五台山文献资料库”“五台山文化生态展陈馆”;“五台山文化论坛”有效运行,形成社会影响;建成2-3个五台山“产学研”基地。
咨询服务:与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进行战略合作,对五台山“国际旅游目的地”文旅品牌的创建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积极为五台山文旅新业态品质提升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参考;建设五台山台顶亚高山草甸监测样地,为亚高山草甸的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持;研发更具文化内涵的五台山文旅产品。
人才引育: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优先考虑五台山文化生态研究方向,给予政策倾斜;选送骨干力量培训、进修和访学,打造人才梯队。
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强对“旅游管理创新创业实验班”进行年度评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3)第三年度(2022年7月—2023年6月)
学科建设:在学科平台、科学研究、人才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突破,学科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为相关学科申报硕士点和博士点奠定基础。
科学研究:产出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科研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国内知名度、影响力显著扩大。《五台山文化生态丛书》数量上成体系,质量上成品牌。
平台建设:“五台山数字化智慧平台”成为社会资源共享平台;“五台山文献资料库”内容充实,体系完整,社会影响较大;新校区建成“五台山文化生态展陈馆”;“五台山文化论坛”具有国内外的较大影响。
成果转化:建立五台山文创的品牌VI体系,积极筹备建立线上店铺;五台山壁画修复技术、五台山文物修复技术等实现技术服务或转让。
咨询服务:在项目建设、论证和评审方面,全面提升智库服务质量;进一步凸显智库作用,提升服务质量的认可度。建立文旅从业人员培训基地;宗教政策培训基地办出特色;在五台山旅游业态升级与消费群体培育、文化资源旅游活化运用方面提供智力支持。
人才引育:基本建成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科技攻关能力强的高层次研究队伍。
人才培养:“旅游管理创新创业实验班”第一届毕业生走向社会市场,进行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研,进行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5.保障措施
(1)校校协同、校地合作体制机制
①校校协同体制机制。积极推进高校之间的深度合作,促进校际资源整合与共享,联合开展创新攻关。建立校际合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校际合作项目管理办法,探索校际合作新模式,深化校际合作关系,助推学院内涵式发展。
②校地合作体制机制。争取省市各级政府在财政、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在与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战略合作框架下,继续保持良好合作关系;主动对接地方政府需求,以服务五台山生态治理和文旅产业发展为导向,为地方政府提供咨询服务和智库支持,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立长效联络机制,切实提供有效服务。
(2)学术方向、学术标准保障机制、管理机制与办法
①学术方向。分别是:五台山佛教文化研究、五台山文学艺术研究、五台山民俗文化研究、五台山文旅融合发展研究、五台山文物保护研究、五台山数字化研究、五台山生态治理研究、五台山自然景观研究、五台山人文景观研究。
②学术标准保障机制。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等文件,研究院将建立科研学术标准的引导机制、强制机制、追究机制,规范学术行为,端正学术风气。通过科研培训、专题教育、学者指导等方式对科研人员的学术行为进行引导;相关成果在发表或出版前,由学术委员会进行评审、把关;如科研人员的学术行为失范,将采取行政、经济等手段进行追责,维护学校学术声誉。
③管理机制与办法。研究院实行院长负责制,聘任国内知名五台山研究专家担任名誉院长,由研究院负责人担任执行院长。设立办公室,协助院长处理日常工作,负责校际合作工作的协调和管理。设立学术委员会,负责审议研究院的研究方向、研究课题和编制课题指南,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学术委员会主任,经忻州师范学院、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协商决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由三方各出一人担任。学术委员会中的三方委员不得超过委员总数的二分之一。
(3)牵头高校的政策、场地、经费、人员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学院以五台山文化研究中心现有场所为基础,为研究院提供科研办公用房、实验室用房及设备,并根据发展需求和新校区建设适时扩大投入。学院按照1:1的比例配套研究院经费,提供必要的图书资料建设经费、学术活动经费和日常办公经费,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经费和社会资金支持。学院建立“专兼职+临聘”相结合的人员聘用方式,并配备行政、科研秘书等人员协助处理日常行政事务。
6.预期成效
(1)学科建设
①办好“旅游管理创新创业实验班”,形成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②地理学学科建成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实现硕士招生;③五台山生态与文化旅游学科群成为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支撑;④与其他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⑤争取有更多专业达到硕士和博士学位点申报条件。
(2)人才引育
①柔性或刚性引进高水平人才5—8名;②培养学术带头人15名左右;③大力加强博士引育。
(3)科学研究
①积极申报省部级以上课题,承接地方重大项目;②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及以上论文达到50篇;③出版《清凉文化丛书》《历史文献丛书》《旅游发展丛书》等系列丛书,出版著作10余部;④申请获批专利10余项;⑤主办或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次左右。
(4)成果转化
①每年至少转化成果1项,三年力争转化成果3—5项;②五台山数字化建设平台,为社会各界提供数据资源;③开展五台山乐舞创编和文旅产品研发工作,提升五台山旅游品质。
(5)决策咨询
①每年至少有1个咨询报告被政府采纳,三年力争被政府采纳咨询报告3—5个;②参与地方政府、企业等项目论证和评审。
(6)服务地方发展
①设立五台山文化生态展陈馆,提高对外宣传、交流水平;②为臭冷杉保护区建设固定样地,并进行长期追踪监测;③在五台山台顶建设亚高山草甸监测样地,为亚高山草甸生态保护修复提供服务;④为五台山佛教协会编纂寺庙志,深度挖掘五台山文化资源;⑤承担政府委托的业务培训工作,培训旅游从业人员及宗教人士等。